奥登特康养管理集团-官网

400-666-9515

奥登特全球经验-本土服务

位置:首页 > 文章新闻 > 行业新闻 > 认知症六大类行为特征及四大照护原则

NEWS

Ardent living

认知症六大类行为特征及四大照护原则

2021-09-18
68K

认知症虽然在逐渐被大家认识和了解,但相信大部分朋友,甚至患者家属对认知症的具体类型以及对应照护原则并不是非常清楚。本文给大家做个小科普,帮助大家更好地照护认知症患者吧~

-1-

认知症六大类行为特征

 

认知症行为特征分为6类:身体失调型、环境不适型、智力衰退型、纠结型、游离型、回归型。

 

1. 身体失调型

 

以情绪失控为主。主要表现为情绪激动。通常表现为上午相对安静,下午则烦躁不安。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脱水”引起的意识障碍。

2. 环境不适型

 

以抗拒新环境为主。此类患者会抗拒新环境。例如,患者去曾经就诊过多次的医院看病,还会以为是新环境,表现出焦虑与抗拒。

 

3. 智力衰退型

 

表现出充满困惑、误解的行为。患者会感到惊慌胆怯。例如不断重复地询问:这是哪里?我该怎么做才好?我想回家!

 

4. 纠结型

 

患者表现为语言与性情暴躁、集物癖、黏人、异食症等症状为主。

 

例如患者做出某种不恰当行为,当照护者去提醒时,患者会表达“我就这样怎么了,管你什么事,又没妨碍到你,你凭什么管我”等这类情绪。

 

患者会觉得自己被压抑,表现出暴躁的情绪。而集物癖、喜欢黏人及异食症又会表现为孤独,只有解除孤独感,患者的症状才会缓解。

5. 游离型

 

患者表现为一整天发呆、心不在焉,无所事事。那么对于游离型应与身体失调型如何加以区分呢?

 

身体失调型患者营养不足、活动少,就餐时会大口大口地吃;游离型已经脱离现实生活,无法确认眼前食物是否是自己的,不敢开动。

 

6. 回归型

 

患者会活在过去美好的时光里,无法回到现实。

 

比如:对于一位老革命来说,战胜敌人的那一刻是他一生中最骄傲最幸福的时刻,那么这位老英雄就可能会活在这段时光里。

再比如:有些老年女性患者觉得陪伴孩子是最幸福的时光,那么他们就会沉浸在照顾孩子的时期中。

-2-

四大照护原则

 

1. 依类照护

 

以患者言行举止判断其类型,按照不同类型给予照护。

2. 感同身受

 

简单来说,就是照护人员要与患者“处在同一环境中”,不能对患者的异常行为感到诧异、厌恶或鄙视。

 

当然,对正常人说要体会认知症患者心中的痛苦是比较困难的。这就需要了解相关知识。

 

例如同样是喝饮料,普通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分多次或者一口喝完,而认知症患者就觉得自己没有选择,不得不选择大口喝完,这就是认知症的特征。

 

因此只有理解他们的内心矛盾,我们才能理解患者的行为,更好地照护他们。

 

3. 了解行为

 

对于患者做出的异常举动,我们要了解背后的原因。家属可以先梳理患者的人生经历,找出发生异常的原因。再分析其行为举动和人生经历之间有何关系,由此对症下药。

 

只有这样照护关系才会良性循环,缓解和改善患者的病症。

 

4. 维持关系稳定

 

维持关系稳定即不要随意改变患者周围的人、事物和环境,要建立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

 

这对于有情境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有很大帮助,以免患者不能适应新的环境,影响生活与病情。

注:本文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