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66-9515
奥登特全球经验-本土服务
首页
优势
业务
社区
关于
CN
EN
位置:
首页
>
文章新闻
>
行业新闻
>
有关偏瘫老人康复的8大认知误区
公司新闻
COMPANY
行业新闻
INDUSTRY
活动新闻
ACTIVITY
NEWS
Ardent living
有关偏瘫老人康复的8大认知误区
2022-01-25
68K
图/摄图网
-1-
要保持绝对静养
后果:导致废用综合征
制动不但可导致瘫肢关节挛缩变形、肌肉萎缩、全身肌力下降、心肺功能下降、骨质疏松、褥疮等,使患肢丧失运动功能,还可导致健侧肢体因失用而废用。不仅降低了患者的生命质量,还给家庭和社会增加了沉重的负担。
要尽量引导患者自己动手
,慢慢学会洗脸、刷牙等日常生活活动,以避免患者过度依赖他人而丧失自理能力,但要注意安全保护和必要的护理援助。
-2-
凡是活动就比不活动好
后果:易导致误用综合征
贸然对其不能自己动的患肢进行许多活动
极易造成患者软组织损伤,甚至引起关节脱位和骨折
。虽然有的损伤较为轻微,但这些损伤会不知不觉中引起关节内部的炎症和粘连。
图/
摄图网
-3-
锻炼的强度越大效果越好
后果:导致过用综合征
对运动功能恢复的期望值过高,于是刻苦锻炼,并顽强坚持,结果休息之后即出现患肢肌肉疲劳、酸痛、关节部位肿胀等过用综合征。随后又信心骤降而走向消极一端,最终影响了运动功能的恢复。因此,患者锻炼要
遵循适度、循序渐进的原则
。
-4-
患手多练握、拉、提等, 可加速手功能的恢复
后果:导致上肢屈肌痉挛
手握健身球、橡皮圈或练拉力器、抓握物品等动作可增强屈肌的肌力和肌张力。而在生理和病理上
偏瘫患者上肢极易发生屈肌痉挛
,训练屈肌运动强化了屈肌的张力,是屈肌痉挛非常危险的诱发因素。
一旦发生则表现为肩内收内旋、屈肘、屈腕、屈指,同时练习越多屈肌痉挛越重,最终导致典型的挎篮模式而丧失有效的运动功能。
图/
摄图网
-5-
家属辅助时扶患肢
后果:导致误用综合征
牵拉患肢,则可导致肩关节固定肌的保护性损伤而加重肩痛,并使活动范围更小。所以
应辅助健肢或提腰带
。
-6-
输液应输患肢,利于患肢功能恢复
后果:加重患肢废用综合征
患肢血液和淋巴循环状况不如健肢(尤其是肩手综合征时患臂浮肿,循环更差),在患肢输液加重浮肿,更不利于患肢运动功能的恢复。并且患肢输液使患肢制动,不能做主动或被动活动,也影响患肢运动功能的恢复。因此
偏瘫患者输液应尽可能输健侧
。
图/
摄图网
-7-
只有专业医务人员的治疗有效
自主锻炼和陪练收不到良好效果
后果:增加了患者的医疗依赖性和惰性,降低了运动功能恢复的程度
如果只有医护人员的治疗而得不到患者和家属的接受和配合,或者患者和家属积极配合却得不到医护人员的正确指导都不可能取得好的效果。
不仅要调动患者锻炼的积极性,还要调动家属陪练的积极性,使患者和家属明白康复是一个
被动→部分主动→主动
的过程,须反复、经常地训练才能提高运动功能。
医务人员的治疗只是基础,只有经患者长时间的自我锻炼才能提高治疗效果, 尽快恢复。
-8-
出院意味着治疗结束,即可终止锻炼
后果:使已恢复的运动功能退化
偏瘫的运动功能是须终生锻炼来维持的,否则已恢复的运动功能还可退化;有些患者的运动功能在医院时并未恢复到最大程度,出院后经过锻炼还可提高。
此时健康教育的内容是
指导患者和家属树立终生康复的意识
,使已恢复的功能长期保持,未恢复的功能继续提高。
康复科医生提醒您:
脑卒中早期康复介入能促进肢体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未接受正规康复治疗的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慢,易遗留后遗症。
注:本文内容仅供参考。
来源:
龙耀医院、养老精英
-THE END-
上一篇:
脑卒中早期自我康复锻炼九式
下一篇:
如何照顾老年人:老年类服务基础知识与注意事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