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66-9515
奥登特全球经验-本土服务
首页
优势
业务
社区
关于
CN
EN
位置:
首页
>
文章新闻
>
行业新闻
>
防治阿尔茨海默病,试试美术疗法吧!
公司新闻
COMPANY
行业新闻
INDUSTRY
活动新闻
ACTIVITY
NEWS
Ardent living
防治阿尔茨海默病,试试美术疗法吧!
2022-08-29
68K
阿尔茨海默病(也称老年痴呆)已成为长者致残和依赖他人照顾的主要原因之一,给照护者、病人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压力。
目前,国内外学者在“以人为中心”的照顾理念下对如何提高阿尔茨海默病长者生活质量做了诸多探索,其中非药物干预研究已走出了记忆或认知训练的局限,以社会心理疗法为主导的干预措施呈多样化趋势,使长者能够在认知功能减退的状况下亦能有尊严的生活。
在国外,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期,美术疗法作为艺术与人文要素相结合的社会心理疗法开始应用于阿尔茨海默病研究领域,
通过线条和色彩刺激感知,为长者提供一种非语言的沟通渠道,克服了语言能力受损后不能表达自我、宣泄负面情绪等方面的欠缺,在改善注意力和精神行为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及社会交往能力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
-1-
美术疗法的定义及理论基础
美国美术治疗协会(American Art Therapy Association ,AATA)将美术疗法定义为:
运用绘画媒介或材料、创造性美术活动以及由此产生的美术作品,呈现个体情感,帮助个体调和情绪冲突,培养自我意识,提高社交技巧和管理行为的能力,减轻焦虑,提高自尊水平的系统专业过程
。
美术疗法的理论基础主要为
大脑功能侧化理论
。该理论认为
左脑是“学术脑”,主管逻辑、语言、文字、推理,右脑是“艺术脑”,主管图画、音乐、情感、创意
,大脑在处理感觉或情绪等信息时,右脑先创造出图像化的印象,然后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再传输给左脑,生成言语化的思维和记忆。
阿尔茨海默病长者的语言能力受损,无法形成言语化的思维表达自身情感,但基本的视觉及运动技能却有所保留,其可
在美术欣赏及创作活动过程中,通过线条、形状及色彩来表达情感,获得安慰
。
阿尔茨海默病长者用自己喜欢的颜色为图案着色
随着病情的进展,长者日常生活能力、认知能力逐渐衰退,而现存的语言能力使其无法发泄内心不良情绪,极易产生焦虑、抑郁等精神行为症状,导致生活质量下降。美术疗法
通过直观的图像化视觉呈现,为病人提供了一种非语言的表达方式,利于发泄不良情绪,减轻精神行为症状,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
此外,美术创作刺激了影响物体识别且运用语言准确表达的大脑颞叶区及感知物体空间位置且控制手部精细运动的大脑顶叶区,为长者语言及手部精细运动能力的锻炼提供了途径,
手、脑的共用有助于运动技能及协调性的维持和发展,提高大脑对色彩、形状、空间、比例的感知觉能力
。该理论阐述了美术疗法干预机制,也为其运用于阿尔茨海默病照护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背景与支撑。
-2-
美术疗法的干预形式
传统的美术疗法主要是一些简单的美术活动,例如涂鸦、绘画、拼贴画、着色等,意在
引导长者创作并围绕作品表达情感、分享故事,从而帮助宣泄情绪、疏解压力,改善生理、心理状态以及在治疗时期的情绪
。
随着美术疗法的进一步发展,其形式也在不断创新,基于博物馆及艺术画廊的美术作品欣赏是近10年来新发展的美术干预手段,主要包括经典美术作品介绍,病人通过回忆所欣赏作品并进行创作,从而改善心境、提高自尊、减轻照护者负担。
依据长者创作形式的不同,美术疗法也可分为结构式和非结构式两种形式。
结构式美术疗法
是干预者设定主题及美术工具,长者依据主题,运用提供的美术工具进行创作,此种方法有利于初学者、阿尔茨海默病程度较重者,干预者也易于掌握干预进程。
非结构式美术疗法
是病人自主选择主题与美术工具,自发创作,在挑选不同颜色、形状的绘画材料过程中可增强自我控制感,创造力也得以激发。
阿尔茨海默病长者用自己喜欢的颜色为图案着色
美术疗法形式较自由,可根据阿尔茨海默病轻重程度、个人爱好、文化背景等设定活动内容。但在干预过程中需注意以下几点:
1.
应给予长者积极的关注,为其提供多种美术形式的感觉、知觉刺激以及自我表达的机会
。
2.
及时观察病人注意力、情绪等的变化,以及长者对作品的阐释、与其他成员的互动等
。
3.
美术工具应符合长者个体特征
,例如,高龄老年人适合材质柔软、易拿捏的美术工具,而选择笔尖薄的彩色刷笔可给予大脑更多的刺激。
4.
与长者作品优劣无关,在活动过程中应与病人共同分享其感受和心境
。
-3-
美术疗法在阿尔茨海默病长者护理中的应用
1. 改善认知能力
阿尔茨海默病长者认知功能虽呈现进行性减退,但及时有效的干预可延缓疾病的进一步恶化。美术疗法是一个复杂的、多维的、富于活力的干预活动,在活动过程中,由于病人全身心投入创作,注意力集中,语言能力、注意力、定向力可有所提高。
在Eekelaar等研究中,针对阿尔茨海默病长者开展了
为期3周、每次30分钟的艺术画廊美术作品欣赏及60分钟的美术创作活动
,以人物肖像、风景画、叙事类绘画作品为主,鼓励长者之间相互讨论,在创作期间引导长者回忆所欣赏过的作品,结果显示注意力得到提高,这可能是与
美术疗法能够给予及时反馈使其注意力高度集中
有关。
同时,长者情节记忆相关的言语流畅度由原来的7.3%增长到25.9%,语义聚类由原来的0增长到5.76%,但是长期效果并不明显,具有一定的波动性,干预结束后甚至出现下降趋势,可能与疾病进一步发展及短时期内情绪和状态发生变化有关。
此外,Ellen等研究表明,
即使是重度阿尔茨海默病长者,进行绘画等美术活动,其视空间能力也能得到有效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可延缓疾病的进一步恶化
。
从上述研究可以看出,美术疗法对阿尔茨海默病长者语言能力、注意力、定向力等认知领域中某一方面的功能改善有所帮助。
2. 改善精神行为症状,提高幸福指数
有资料显示,有70%-90%的阿尔茨海默病长者在疾病进展中出现躁动、愤怒、抑郁、焦虑、悲伤等精神行为症状,导致生活质量下降、照护者负担加重。有学者认为大脑右半球功能受损可导致长者情感活动异常,而
美术活动可通过影响大脑右半球调节情绪
。
同时,在干预过程中提供安全舒适的环境,
通过语言或非语言沟通方式使长者负面情绪得到宣泄,可以表达自我,并体会创作的喜悦
。在活动过程中引发病人兴趣,通过完成作品获得一定成就感,消极情绪明显减少。
同时,自由创作的形式使长者自我控制感增强,
满足其被尊重的需要
,有利于减少精神行为症状的发生,提高其生活质量。
结果显示,此种方式能明显改善冷漠症状,明显提高心理健康水平。而在Shinichiro等研究中发现,
5例阿尔茨海默病长者在进行为期12周的美术着色活动期间徘徊、排泄、无原因呼叫护士次数减少,睡眠时间从平均每天4.5小时增加至7.9小时
,照护人员负担也有所减轻。
但是,干预结束后长者睡眠又恢复原来状态。虽然与干预时间较短、样本量少等因素有关,但同时也说明
美术疗法持续干预的必要性
,可作为阿尔茨海默病长者日常休闲活动开展。
3. 促进沟通,改善社交能力
在进行美术干预过程中,照护者可通过绘画内容、色彩和线条等了解、明晰长者目前状况及其内心世界,促进与长者的沟通交流,并以此为依据提供有针对性的照护活动。而长者又可在团体美术活动中通过与照护者、其他长者的互动来表达自我、明晰自我,
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降低社交孤立感
。
有研究发现,即使是重度阿尔茨海默病长者,由照护者指导在固定图案内按照自己的意愿着色,并在活动过程中强调肢体语言和眼神的交流,可
增强长者团体归属感,社会交往能力得到提升
。
同时,柔软、易拿捏的美术材料可提高手指灵活度,手眼协调能力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为照护者与长者沟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另外,
阿尔茨海默病长者对自身熟悉的美术主题有更加积极的言语表现
,由于此类主题可激发长者对以往的回忆,引发对美术活动的兴趣,从而促进长者自我表达,提高社会交往能力。
4. 减轻照护者负担
目前,关于预示阿尔茨海默病病情恶化的细节还没有文字上的清晰描述,照护者很难从细微之处发觉,且由于长者沟通能力减退,很难描述自身需求,给照护带来一定的困难。
照护者可通过病人绘画风格的改变了解其病情变化
,如突然的美术风格改变可以预示语义性阿尔茨海默病的进一步发展。长者作品可出现线条凌乱、精确度下降、空间不对称增加等特点,这些特征可在一定程度上为照护者提供参考依据。
同时,
通过美术活动的开展,减少了长者精神行为症状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照护者的负担
。
此外,在干预过程中如照护者共同参与,相互之间可交流照护经验也可给予情感支持,缓解照护压力。但是,大多研究以访谈形式了解照护负担,主观性较强,在今后研究中有必要利用量性、质性与量性相结合等多种方法深入探讨。
-4-
小结
美术疗法在改善阿尔茨海默病长者注意力、定向力,减少精神行为症状,改善社会交往能力及缓解照护者者负担方面具有一定效果
。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有着悠久的艺术文明,在今后的研究中应结合长者文化背景、兴趣爱好,提炼如水墨、年画等多种具有中国特色的主题,制定具有个性化的干预方案,以改善阿尔茨海默病长者认知功能,减少精神行为症状,最终提高长者的生活质量。
注:本文内容仅供参考。
来源:
荣上医科、公能社工、养老产业咨询
-THE END-
上一篇:
长者打骂护理员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下一篇:
不是所有疾病都须治愈!老人要学会这样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