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文章新闻 > 行业新闻 > 要想吃得好,老年人需克服这五关
要想吃得好,老年人需克服这五关
2021-11-19第一关:咬不动
第二关:食无味
中国营养学会常务理事、四川大学教授黄承钰表示,随着人体的衰老,舌乳头上的味蕾数量会逐渐减少,导致味觉降低。吃饭时,一旦食之无味,老年人的食欲便会大大减低,不利于营养元素的摄入。有些老人为了满足味觉,过量加入盐、酱油等高钠调味品,或贪吃重口味食品,久而久之,使血压居高不下,加重心肾负担,非常不利健康。
专家支招:黄承钰建议,烹饪时,老年人不能仅凭品尝来判断咸味是否合适,使用量具更为准确和可控。可将盐用量具量出,每餐按量添加,一天不得超过6克。一般来说,20毫升酱油含有食盐3克,10克黄酱含有食盐1.5克。如果菜里加了酱油和酱类,要相应减少食盐用量。老年人还可尝试通过一些方式增加食物味道,比如加醋少糖,放少许醋可提高菜肴的鲜香味,减少用盐量,而加糖会掩盖咸味;学会适量添加葱、姜、果皮等天然调味料,利于丰富味觉体验。另外,细嚼慢咽可帮助老年人味觉器官充分发挥作用,提高味觉感受。
第三关:嘴发干
孙建琴指出,进入老年后,唾液腺发生萎缩,唾液分泌随之减少,分泌量可能降为年轻时的1/3,且唾液稀薄,淀粉酶含量降低。然而,唾液对进食、消化非常重要。唾液不仅可以湿润、溶解食物,便于形成食物团,利于吞咽,还有助于消化。因为唾液含有淀粉酶、溶菌酶等,能对食物中的淀粉进行简单分解,溶菌酶还能杀灭闯入口腔的有害微生物。因此,老年人唾液减少,随之而来的就可能是不好吞咽、消化不良等问题。
专家支招:孙建琴表示,保持身体水分充足,利于唾液分泌,然而,老年人普遍存在饮水不足问题,原因在于,老年人口渴中枢反应慢,对口渴不敏感,一旦感到口渴、口干,体内一般已经缺水较重了。因此,建议老人养成主动、定时饮水的习惯,最好少量多次,每次50毫升~100毫升,每天饮水量以1500毫升~1700毫升为宜,不低于1200毫升。清晨、睡前1~2小时喝1杯水,还利于降低血液黏稠度,加快代谢废物排出。口腔干燥的老人还可在就餐时准备一些较为湿润的食物,比如粥类、汤羹等,便于食物吞咽。在吃较为干燥的饼干、面包时,可放入牛奶或汤中浸软再吃。另外,细嚼慢咽,咀嚼鲜柠檬、酸萝卜等酸味食物,也利于促进唾液分泌。每天坚持做舌头运动,比如用力伸舌、转动,利于维持舌头灵活和味觉功能。
第四关:不消化
黄承钰指出,研究发现,年过60岁的人,50%存在胃黏膜变薄、肌纤维萎缩,造成胃肠蠕动变得缓慢、无力;同时,胃液分泌减少,且胃酸度下降,导致消化功能减退。因此,很多老年人在饭后容易打嗝、胃胀,动不动就消化不良和便秘。
专家支招:黄承钰建议,消化吸收能力不好的老人宜少食多餐,以免每餐进食较多,造成消化不良,又不会因为进食较少,造成营养摄入不足。一般情况下,三餐可这样安排:早餐6:30~8:30,午餐11:30~13:30,晚餐18:30~ 20:00。两餐之间可加餐,补充正餐进食的不足,但要合理安排一天食物的摄入量,保证谷类、蔬菜、水果、豆类和动物性食品充足的同时,注意不要过量。另外,适当进行户外运动利于改善老年人消化功能,因为运动能加强胃肠蠕动和消化系统的血液循环,促进消化腺分泌,利于促进食欲和食物的消化吸收,还能保持大便通畅。步行(每天坚持6000步)、慢跑、做操、太极拳都是适合老年人的运动方式。
第五关:心情坏
来源:本文由《生命时报》记者李迪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