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文章新闻 > 行业新闻 > 老来瘦不见得好,警惕极易被忽视的肌少症!
老来瘦不见得好,警惕极易被忽视的肌少症!
2021-12-13我们常能无意中听到这样的对话:
张大爷:都说千金难买老来瘦,我体重最近下降了很多,胳膊腿是细了不少,可我这肚子上的肥肉却越来越多,精神头也没以前足了。
王大爷:哎呀,老了,最近几年干什么都没有以前有力气了。
张大爷:都说千金难买老来瘦,我体重最近下降了很多,胳膊腿是细了不少,可我这肚子上的肥肉却越来越多,精神头也没以前足了。
王大爷:哎呀,老了,最近几年干什么都没有以前有力气了。
-1-
什么是肌少症?
肌肉减少症,简称肌少症,定义为与年龄相关的肌肉质量减少,同时还要存在肌肉力量和/或躯体功能下降。2016年10月,肌少症已被正式纳入国际疾病分类ICD-10疾病编码中,标志着医学界将其视为一种有独立特征的疾病。
肌少症患病率较高、进展隐匿、渐行加重、不良预后严重。研究发现,70岁以上的老年人肌少症患病率约为20%,而80岁以上的老年人可高达50%。年龄越大,肌少症患病率越高,伴随的疾病也越严重。
肌肉是重要的生命器官。从30岁开始,骨骼肌肌量达到峰值,此后每年减少1%-2%,骨骼肌力量每年减少1.5%-3%。肌肉功能下降可能始于35岁左右,50岁后开始加速下降,60岁后进展加剧,75岁后下降速度达到顶峰。
因此,“存钱不如存肌肉”,可在年轻时通过加强营养和运动锻炼等方法提高肌肉和骨骼的峰值。
-2-
肌少症有什么危害?
肌少症使老年人的活动能力下降,坐立、行走、举物、登高等日常活动完成困难,逐步发展出现步履蹒跚、下床困难、不能直立等。因肌少症常与骨质疏松并存,致使老年人易于跌倒和骨折,继而发生失能、死亡等。例如肌少症引起跌倒,可引起老年人发生髋部骨折,造成长期卧床,继而出现肺部感染、下肢静脉血栓等一系列并发症,最终使老年人丧失独立生活能力。
肌少症易引起营养不良和机体免疫力下降。骨骼肌是人体最主要的运动器官、最大的蛋白质储存库和重要的葡萄糖代谢器官。当骨骼肌减少时,易出现营养不良和免疫系统损害,引起内分泌代谢异常,增加老年人患流感、肺炎、肿瘤等的风险。
肌少症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肿瘤、心力衰竭等慢性临床疾病的不良预后显著相关。年龄相关的体成分(肌肉、脂肪、骨骼)的复杂变化可能会引起多种并发症,产生协同作用,对机体造成多重负担。
由于肌少症老年人对各种应激事件的抵抗以及应对能力较差,一个很小的不良事件即可产生一系列多米诺骨牌效应,导致老年人出现跌倒、骨折、感染和死亡等,严重危害老年人健康,增加社会和家庭的照料负担和医疗花费,危害不容小觑,需要早期防治。
-3-
肌少症的高发人群
长期蛋白质摄入不足者或营养不良者;
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肿瘤、心肾功能衰竭等慢性消耗性疾病;
免疫风湿疾病患者,骨质疏松人群;
神经系统或骨关节系统的疾病导致活动减少,以致肌肉废用而萎缩;
长期卧床、制动或缺乏运动者;
合并抑郁状态或认知障碍者;
走路缓慢、近期出现跌倒者;
无明显原因体重下降者。